以敘事實踐思維看朋友間的相異立場

2019.10.21

上星期從NowTV新聞看到美國網民評擊女同志名嘴Ellen,暗忖有多少香港人知道Ellen,細聽之下深感主編用心良苦。

事源美國名嘴、已婚女同性戀者Ellen DeGeneres與反同性戀婚姻的前總統小布殊同場欣賞美式欖球賽,被拍到兩人並肩而坐,談笑風生。事後Ellen被網民評擊,謂不應與壓迫同志、在位時出兵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小布殊同場。

Ellen用自己的清談節目時段回應,清楚說明自己與小布殊是朋友,而二人相異的立場無礙友誼。更指出她與很多持有不同意見的朋友:「In fact, I’m friends with a lot of people who don’t share the same beliefs that I have. We’re all different. And I think that we’ve forgotten that that’s OK we’re all different.」當每個人都不同,我們又如何強求別人與我們完全相同?她繼而說明其與人為善,不單是善待想法相近的人,更包括任何人:「When I say — be kind to one another, I don’t mean only the people that think the same way that you do.  I mean be kind to everyone.」

「那裡有權力,那裡有抵抗」是福柯(Michel Foucault)的名言,也深深影響著Michael White提出的敘事實踐(敘事治療)。但這句話往往受到質疑:「當被權力欺壓的一方抵抗起來,會否形成另一種權力,欺壓更弱小或本身掌權者?」其實這句說話背後還有更多未被理解的概念:不論自身位置,都留意自己會否造成權力不公,加以制約或是調適,同時包容不同,才是一個多元而非兩極化的社會。

在今天的香港,我們如何在珍重的的關係和立場之間取得平衡,又如何從日常待人處事中活出我們所信?

(Click圖去片)

EllenDeGeneres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