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寫障礙影響不到我的時候 – 《滿足好奇心的故事》(廣東話)

2019.04.11

今日分享的,是關於我喜歡聽故事,對故事好奇的故事。為了滿足對故事的好奇心,對發掘更多故事的追求,由只是聽故事到自己學會閱讀故事,那一種滿足和喜悅,實在讓我忘記了當日學寫字和認字的苦澀。漸漸發現過去多年一次又一次自己梳理這些經歷,發現概念有點像敘事實踐裡的豐厚另類故事(Thickening alternative story)。

為了拍這片段,在公共圖書館借《中國神話與民間傳說》再讀一遍。我在片中提到的「廁姑娘娘」故事只是我的童年回憶,其實故事重點是廁姑娘娘生前的刺綉巧手,但我記得的只有那個廁,實在很幼稚(看我提起的笑容就知)。腦海想像中的場面實在太諧趣,哪有孩子提起「屎、尿、屁」不會笑。

當然我記得的也不只「廁姑娘娘」,還有一節關於「抽龍筋」,在第171頁的「泰山『白廟』」。當日只記得有個命苦的孩子,天天過河上學,都有一個老人背他,所以從不濕腳。一天老人跟孩子說,玉帝要抽去他的「龍筋」。孩子大驚,求老人救他,老人也幫不上忙,叫孩子到時「咬緊牙關」,到時抽的只有身上的「龍筋」,但抽不了嘴裡的,剩下一個龍牙金口,就可以說一句,當一句。故事發展,孩子也真是有這能力,但其他的細節我都看不懂。今天才知這孩子是呂洞賓在凡間的孩子,白氏郎。反正我也當這是真,每遇挫折都咬緊牙關。

「咬緊牙關,過了就好,抽走龍筋,還有能力」是我一值傾向的信念。